close

6_調整大小 .jpg

 

 

今天要跟大家探討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依附關係
現在也有很多人用親密感,依附感,或親密依附感來表達這同一個議題。
這個議題一直被探討至少有68年之久,就知道這個理論對人類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的報告都寫得非常的文言,很難讀懂,所以我今天就以稍微簡單的方式來訴說。

我們先釐清幾個字義。

什麼是依附?
依:倚靠。對事物的倚憑。
附:依靠人之給予,而有所著落。增加。靠近。黏著。
依附:依靠,仰賴。
依靠:借助別人或別的事物的力量。
依賴:依靠別人或別的事物,不能獨立自主。

1482023872714.jpg

越是聰明的生物,有著越複雜的生理系統與思維/神經系統, 所以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幼兒都不能自己獲取食物和保護自己,他們都依賴於年長而聰明的成年個體提供照顧和保護。又以人類所需建立的時間最長,因為腦神經的複雜程度最高。什麼3歲貓狗嫌,不要不要期,尖叫小怪物……,基本上大約一直要到6歲左右,腦神經才趨於成熟,可以完全聽從大腦的指令,而較不受情緒的左右。

因此,造物主讓需要被保護的嬰兒,發展出一套能讓孩子安全長大的機制。就是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會發展出來,類似戀愛感覺的依戀關係。強烈情感連結,是一種相互的關係。 讓嬰兒越來越依戀雙親而父母也越來越依戀嬰兒。 基本上這個理論主要是嬰兒跟母親之間的關係。但是基於現在的社會發展, 時常照顧嬰兒的也漸漸不完全是母親了, 所以這個依附感的理論就擴大到了一歲以前的主要照顧者。

當新生兒出生時,把寶寶放在母親的胸前,媽媽身上會釋放出"愛的荷爾蒙",能幫助子宮收縮,排出胎盤,並會開始分泌泌乳激素,母親會有強大愛上自己孩子的感受,會想要保護他,照顧他,讓他免於恐懼與傷害。而孩子的依附行為,包含把手伸向依附對象、身體靠過去、吸吮和活動。每一次的接觸,無論眼神或是肢體,都讓彼此的依戀關係更深。而從依附的字義來看,也能明白不是一個人獨立成立的,需要依靠某人。

所以,想想,如果你跟你的親密愛人打得火熱的時候,把你們兩個分開,會有什麼感受?

因此,當嬰兒失去主要照顧者,(此時還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他當然會哭泣,害怕,尖叫……
,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因為當嬰兒失去主要照顧者時,他並不安全,這些表達是嬰兒仍不成熟的防禦機制的表現,這些行為具有生物進化意義上的功能。

依附感的影響
根據Mary Main之實證研究,70-80% 的子女從的子女重複父母的依戀類型。 18個月大的孩子的依戀型態, 可以預測到他18歲以後的依戀型態。 嬰兒是否感覺到被愛,會影響海馬迴的發展,影響長期記憶及期間接影響情緒處理。

 

所以我們今天要討論幾個重要的部份

1. 依附感有分成哪幾種類型
2. 依附類型的思維與行為表徵
3. 依附感類型的形成原因
4. 依附感的類型是何時形成的
5. 如何評估我們的孩子是屬於哪種依附類型
6. 我們自己是哪種類型

SelfieCity_20161218141315_save.jpg

1. 依附感有分成哪幾種類型

2.jpg

2. 依附類型的思維行為表徵

安全型:

此種類型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約佔65%。看自己是好的、行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看別人也是好的、行的、有能力的、有價值的。

感情較成熟有彈性,對人有信任感,能適度依賴,也不怕被人依賴,能給人空間,也能與人親密。安全型的戀人總擁有最愉悅的情感體驗。

他們認為自己和他人都值得擁有愛和信任,因此毫無保留地交付真心,不害怕失去也不畏懼親密。

*在另一方在身邊和能夠響應自己時,感到安全

*有親密、私人性質的身體接觸

*當不能親近另一方時都感到不安全

*能與另一方分享自己的發現

*會撫弄另一方的面部,並顯示出相互間的迷戀和專注

*會進行「寶寶式的交談」

 

逃避型:

這類型的約佔20%。看自己是好的、行的、有價值的;看別人卻是不好的、不行的、沒價值的。

過度需要掌控,不分享感受,不易信任和依靠別人,怕被別人依賴,傾向以事、物取代人際情感交流。別人較常抱怨他/她太獨立,不讓人親近。

他們似乎不太在意親密關係,可能寧願不依賴於別人、或不讓別人過於依賴自己。

 

焦慮型:

這類型的約佔10%。看自己是不好的、不行的、沒價值的;看別人卻是好的、行的、有價值的。

對愛飢渴 ,怕被拋棄, 怕別人不想與她親近。過度敏感,容易受傷。別人常常抱怨他/她感情太過依賴,不給空間。

他們憂慮於別人不會完全地愛他們,並在自己的依戀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容易產生挫折感和憤怒。

 

紊亂型(錯亂型):

這類型的約佔5-10%。看自己是不好的、不行的、沒價值的;看別人也是不好的、不行的、沒價值的。

對愛飢渴,卻充滿懼怕, 無法信任人。徘徊於麻木、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極端逃避型, 常被強烈情緒淹沒, 對親密對象愛恨交加的極端焦慮型之間。

和親密關係相處的過程中,一旦變得親密,感覺到他人的依賴時,就會莫名厭惡,想逃。當親密關係疏遠時,又會很渴望彼此間的親密感。

他們害怕被拒而避免親密,害怕被棄而寧願孤獨,即使渴望被愛,卻極力推開靠近的人。

 

圖片2.jpg

  3. 依附感類型的形成原因(後面有實驗影片連結)

安全的依附感
這種人擁有愛的童年, 那時候得很多擁抱、 親吻和襁褓。 他們在嬰兒期也有安全的關係。 所以長大成人後,他們擁有快樂信任的關係,他們的羅曼史持續最久。

逃避型的依附感
這些人通常是那些在嬰兒時期, 被他們的媽媽拒絕任何肢體接觸的。 他們無法信任。 他們小時候常因為"不乖"被處罰, 被要求"獨立"和"堅強"。 他們可能感到脆弱和寂寞, 並且藉著和周遭環境情感的疏離來隱藏著一些感覺。

焦慮矛盾型的依附感
他們想要親近他人, 但卻容易吸引到哪種無法親近的人。 他們擔憂人們會離他而去, 並且容易忌妒。 他們或許自己就是"別寵壞孩子"態度的反射。 雖然他們小時候是被愛的, 但是他們的照顧者給予他們這個世界可信度和安全性方面混淆的訊息。

紊亂型的依附感
照顧者很可能在和孩子溝通實是有肢體的虐待或是令人害怕的。 當孩子回到照顧者身邊時, 行為常常是很不一樣的。 他可能會靠近,然後就退縮( 衝突的溝通), 或是靠近時避開眼神。 是照顧者的行為造成孩子的這種困惑。 父母常常用恐嚇的方式來對待, 常用的言語是我打你是因為我愛你。 父母提供每次的標準並不相同。 父母的教養方式一直變換,造成他無法仰賴父母提供的安撫,所以會非常困惑。 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恐懼和無定向的來源。當父母本身虐待時, 嬰兒幾乎無從選擇。 他無法逃離和戰鬥, 在面對威脅時, 他唯一的選擇就是"靜止", 這就是為什麼這類型的人無社會連結行為的開端。

 

4. 依附感的類型是何時形成的

3.jpg

0到1歲就是發展依附關係最重要的時期。 依附關係的發展奠定日後對人信任與不信任的基礎。 當嬰兒哭了或感到飢餓時, 父母是否出現給予滿足與安慰, 並經驗到當父母離開後還會再回來。 這些經驗適應而對他人與整個世界建立信任感的關鍵。 發展成功的嬰兒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反之,對世界不信任,不能與人合作,不敢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受焦慮與恐懼所苦。

0-1歲嬰兒期
發展重點:依附關係,感覺統合,認知
發展危機:信任與不信任
階段意義:成人對於嬰兒需求的回應,關係到個體對世界的基本態度
最關係人:母親(主要照顧者)
適應模式:安全依附
適應成功:希望
適應失敗:不安全

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依附關係對孩子的發展十分重要, 不安全依附的孩子會有以下傾向

1. 人際困難: 容易攻擊, 缺乏辨別,矛盾,黏貼,缺乏同理,退縮,操控,苛求,低合作傾向

2.情緒發展: 有限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不穩定,挫折容忍度低,習慣性沮喪,焦慮。

3.行為控制: 衝動,不可預測,混亂的,或是被動和重複的。

4.認知發展: 內在狀態容易預設他人會拒絕或攻擊自己, 無能力重新的經驗中去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了解因果關係。

 

需要避免的照顧者特質

1. 常常誤解孩子的意思
2. 照顧行為經長前後不一致
3. 對孩子的反應常視自己的心情而定
4. 對孩子很沒耐心、忽視
5. 拒絕孩子的需求
6. 對孩子提供過多的刺激與過度干涉
7. 要求孩子做過多的回應
8. 表現出特有的過度保護或過度緊張的行為

 

5. 如何評估我們的孩子是屬於哪種依附類型

https://youtu.be/x2usVu8O2YY

https://youtu.be/QTsewNrHUH

母親離開又回來,孩子會怎麼反應?

這個實驗稱作「陌生情境」,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用雙面鏡觀察媽媽和約一歲大的小孩的互動,在實驗過程中,母親被告知要短暫的離開房間,然後再回來。研究人員認為,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應該是會充滿焦慮的 (事實上也證明,就算外表看起來很冷靜的小孩,他們的心跳和壓力賀爾蒙也顯示他們是感受壓力的)。研究人員想要知道,當母親離開時孩子會怎麼反應,還有更重要的,當媽媽再度回到房間時,小孩會怎麼樣與媽媽互動呢?

研究者在觀察過許多媽媽與孩子的「陌生情境」後,依照孩子的反應分成三類型。

第一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時哭得很難過,但是在媽媽一回來後,孩子立刻去靠近母親,並且很快的被安撫,停止哭泣,然後能夠繼續玩玩具,這一類型的孩子被稱作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

第二型的孩子在進到新房間時非常焦慮和黏人,不太願意去探索新環境,在媽媽離開時他們很難過,媽媽回來後他們可能會去找母親,但是無法被安撫,還是繼續哭泣──這些孩子想要親近媽媽,但又很害怕焦慮,被稱為「焦慮矛盾型」。

第三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房間時表現出一點都不在意的樣子,當媽媽回來後,他們也不會去靠近母親,這類型的孩子稱為「逃避型」。不管是焦慮矛盾型或是逃避型,這些孩子都有著「不安全型」依附關係。

 

父母的對待方式,決定孩子的依附類型

陌生情境實驗中這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依附關係類型,是因為孩子天生氣質不同所造成的嗎?或許基因會有一些影響,不過,早在這些媽媽和孩子進到實驗室之前,安沃斯已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些孩子的家中觀察親子互動,所以,她能夠歸納出,到底是什麼樣的母親對待方式,讓孩子在媽媽離開又回來後,會有這樣不同的反應?

嬰兒出生後,藉由與身邊的人的互動來理解這個世界,尤其是主要照顧孩子的人,像是父母親。當嬰兒不舒服或是餓了哭泣時,如果爸爸媽媽回應孩子的需求,像是將孩子抱起來安撫、餵孩子喝奶,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安全可以預測的──他們了解,當我有需求時,會有人來回應我、幫助我,這就是形成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所以,在實驗中,當媽媽回到房間後,本來痛苦哭泣的孩子能夠立刻親近母親並且被安撫,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能夠滿足我的需求,能夠讓我快樂。」

而根據研究人員的家庭觀察,這些有著安全型依附關係的孩子,果然有一位平常會回應孩子的媽媽。當孩子能夠有一位讓他安全依附的大人,這位大人就像是孩子的安全堡壘,讓孩子更願意往外踏出去探索這個世界,也能夠從父母的安撫中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那麼,是什麼樣的教養模式讓孩子形成不安全型呢?

當小嬰兒哭泣時,如果父母不去理會孩子傳遞出來的訊號、不去回應孩子的需求,或是在回應孩子時充滿生氣或是焦慮等情緒,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不安全依附關係。譬如,當孩子反覆感受到沒有人會回應他的需求時,他理解的世界就是──在我有需要時,不會有人幫助我,我一點都不重要。所以,實驗中,當媽媽離開又回來時,逃避型的孩子根本不會去親近母親,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媽媽從來沒辦法滿足我的需求」。研究人員在這些孩子家中的觀察也看到,逃避型的孩子的母親通常不回應孩子、拒絕孩子、不與孩子親近。

最後,研究人員從家庭觀察歸納出,有著焦慮矛盾型的孩子,他們的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很不一致──有時候會回應他、有時候又忽略他。這時候孩子就會很矛盾,因為每一次當孩子有需求時,他不知道:「這次媽媽能夠回應我嗎?我這次能夠相信媽媽嗎?」這讓孩子充滿焦慮,就像實驗中,孩子在媽媽回來時想要靠近,但又害怕不太敢親近,因為他不確定這次媽媽能不能滿足他的需求。

研究人員從陌生情境實驗中歸納出這三種依附關係類型,之後心理學家又發現第四種類型,稱做「紊亂型」,這一類型的孩子通常遭受父母親的虐待,所以本能上他們想要親近照顧者,但是照顧者同時又是痛苦的來源。這樣環境下的孩子無法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來回應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對他來說實在是太混亂了。

 

6. 我們自己是哪種類型

我有一份依附感自我測驗的檢測表,好玩的,有興趣,可以加入我的LINE@,我可以提供檢測表給你做做好玩的測驗

1194396.jpg

 

後記:

加強親密依附感的行動

透過感官,眼神接觸,膚膚相觸,味覺,口語對談,氣味,擁抱,回應需要

如果童年沒好好處理依附感問題,長大後就要花非常多力氣來解決與探討這個問題所延伸出來的麻煩了!

至於有多麻煩呢??

建議一本書去參考吧!!

下載.jpg

 

 

參考文獻:

愛的生物性根源作者:Lauren Lindsey Porter

依戀與個體的發展/涂妙如/輔大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

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

金色鑰匙親子魔法屋

留佩萱《童年會傷人》一書

 

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Mlko7U7x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UJhzJtDAs&t=8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nnon07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